Jun 26, 2017

我不知道萬物的目的何在

我們感知並詮釋這世界的方式,
就是經由持續判斷,給人事物標籤和定義。

無論何人何物,我們都指派了一個角色給他們,
期待所有角色都能正常運作,依照我們的預設來走。
符合期待沒問題,不符合期待問題就大了。

牙刷的目的、熱水壺的目的、烤箱的目的也好,
父母的目的、同事的目的、伴侶的目的也好,
只要他們不符合期待,就能引起我們或大或小的不安。

小我造出這肉體的目的,就是讓我們體驗到分裂的幻相,
因此只經由身體感知來判斷,豈可能知道真相?

若一切幻相都只有一個目的,
那就是讓我們看清「它並非真相」而已,
讓我們練習寬恕、重獲平安而已。
在聖靈的眼光中,烤箱的目的和伴侶的目的豈可能不同?
無論是陳進興、鄭捷,或者齊柏林、林杰樑,
都是同一個純潔無罪的心靈,聖父的摯愛。

這對我們來說,是多麼顛覆性的概念啊...
真正的一視同仁,對小我來說簡直不倫不類。
真實的平安,對瘋狂的心靈來說也是不倫不類。

認同小我時,期待必有失落,
因為這是個成住壞空的世界。
認同聖靈時,期待不可能失落,
因為祂只看得見早已寫定的幸福結局。

因此,問題只剩下:「我到底想要哪一個呢?」


Jun 23, 2017

我所看到的都只是一種報復形式

我時常問聖靈:
到底該如何說、如何做,才是最好的回應方式?
似乎怎麼處理都能引起我的內疚感。
但不管怎麼回應他人,其實都不是真正的重點。

開始探究心靈領域後,越來越懂得識別自己對外在的攻擊,
收攝回來後卻變成不斷的自我譴責。
雖然回應外境的方式似乎改變了,困擾我的各種狀況依然持續,
因為最終我仍深切認同攻擊與傷害的意義。

「認為自己可能傷害人」
這個信念所衍生的罪惡感才是小我的目的,
也是需要交託給聖靈的關鍵。
若不放棄這個看法,我勢必會積極防衛,以免別人也傷害我。

作為一具身體,行走於這個世界,
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攻擊和傷害的形式了。
然而,無論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聖靈絕不會定罪,只有我才會定罪自己。


Jun 21, 2017

遊戲規則

在你們身上看到了我沒有、且我想要的東西
因此不是忌妒,就是想透過建立關係而佔有、吞噬
如此結合的關係,建構於相互期待與需索的權力鬥爭上
無條件之愛其實毫無容身之地

在你們身上看到了我排斥、不想要的東西
由於懼怕它會在我身上出現 (其實根本就是從我內投射出的)
因此無法不批判、撻伐,恨不得「鞭數十,驅之別院」
但反而因為攻擊,更鞏固了心中的恐懼

小我本身就是無窮盡的慾望,永遠滿足不了
無論是想要的、或是不想要的
其實都不是我需要的,也都讓我的心靈不得平安

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根本是死路一條,且毫無教化之可能
只有當自己再也一點都忍受不了
真心說出「我不玩了!」
才是贏得這個遊戲的唯一之道


與上主分裂之感是你唯一有待修正的「欠缺」。(T-1.VI.2. )


Jun 20, 2017

我的想法所導致的後果,並非只有我單獨承受

當我自居受害者時,就表示有個加害者在那兒害我,
因此他必然有罪,有罪理當得到報應。
一旦真的換他受到懲罰時,
我卻會因著自己的攻擊之念而感到罪惡,該受懲罰...

也就是說,跳入受害者的身份意味著定罪/罰,
以及隨之而來的罪咎,無限輪迴。
我這樣的想法,不只讓弟兄成了該死的罪人,也讓自己成了該死的罪人。

然而,若我拒絕跳入受害者的身份,會怎麼樣呢?
弟兄因著我的不定罪而自由了,
我自己也免除了罪惡感的侵擾,而心境平安。
因著我的想法,我們同時成了清白無罪的心靈。

我們無須再相互廝殺,爭個你死我死。
因著你,我得到了救贖,也同時拯救了世界。

「你是為了我的救恩而來的,為了教我學會寬恕」
... 這就是聖靈在我每一位弟兄內的涵義


Jun 19, 2017

祢是誰?

「一開始我就不相信耶穌是我的弟兄,祂與我太不同了。
 因為祂認為我的抗拒、依戀、矛盾、痛苦不是真實的,所以不可能理解我。

 我心裡那個『被他人瞭解』的渴望 (靈魂伴侶/密友...),其實是對耶穌的抗拒。
 希望有個盟友可以認同、欣賞、理解我這特殊個人的個性、思考、邏輯、經驗,
 如此我便能證明自己不需要耶穌的愛,而且可以過得更好。」

「但,這是真的嗎?
 祢真的無法理解我所感受到的嗎?
 若你也曾走過我所走過的路,你是否明白我的掙扎?
 若我無法信任祢,又怎能相信祢的眼光更安全美好,而放手取代我的?

 祢是我的弟兄嗎?我不需要書本上所讀到的結論。
 請祢讓我知道真相,耶穌,祢是誰?」


一股非常暖和溫潤的感覺逐漸充滿了我的心。
那是純然的仁慈,它所流經之處彌補了任何縫隙裂痕,
它無需回應所有疑慮,但一切瞬間都獲得解答。
腦海中,無數個紛亂龐雜的問題來來去去,
但祢的愛,超越了一切思維邏輯,
早已答覆了那唯一一個真正重要的。


毫無意義的問題,是無法在問題所在的框架下解決的。
Problems that have no meaning cannot be resolved within the framework they are set.
(W-96.3:1)



Jun 16, 2017

導航

如果今天故事的主角不是現在的我,
而是我想成為的人,會怎麼樣呢?

她的內心是寧靜而喜悅的,豐盛滿溢而樂於分享
與任何弟兄的會晤都同樣真誠
那份愛不受弟兄的任何回應與行為改變
她知道自己不可能受到任何傷害,因而不設防

心的方向指向這裡,而聖靈是我的導航
任何會讓我走偏的狀況下,我只願將路徑交由祢來修正
一次次重新導航


內有惡犬

內在有個拿著武器的人防衛著
若有人想靠近我的內心,就會擺出「內有惡犬、生人勿近」的態度
他到底在保護著什麼呢?

惡犬所全力防衛的並不是外來的攻擊,而是愛的進駐
然而一顆傷痕累累的心,需要的不是惡犬的保護
聖靈的愛與平安才是唯一的出口



生活在由分裂之念而生的世界,並且認同了這身體、這人生
傷痕累累的心便在所難免
這並非是世界或你的問題,只是自己錯信了謊言罷了
和我一起,再看一次吧

對人仁慈一點,不會讓你擔心的事情發生
他人不一定會對你產生什麼期待或需求,但至少不會感到受到攻擊
你也不會讓自己遭受自我攻擊

最重要的是,你的內心會是平安的
不再受到恐懼和擔憂侵擾,更不會懷疑自己的價值了


Jun 15, 2017

死亡

在這個世界上,內心柔軟的人是輸家。
小我說:看看耶穌吧,那樣就是他的下場。
膽敢選擇那無限之愛的人只會招致毀滅。

我們看到祂死了,肯恩死了,許多開悟的人都死了。
但也忘了,這難道不是小我的世界嗎?
祂們的「徹底離開幻相」,
在這個物質世界所顯示出來的便是「死亡」。

從我們的肉眼,這看不到任何真相的肉眼來看,
他們的確死了,在與小我的搏鬥中敗北了。
然而,這身體除了看見死亡以外,其實也看不見其他東西了。

耶穌死了嗎?
我們也以為上主死了 (而且還被我們殺死) 呢。


必死的決心

內在有個信念:
如果選擇愛與寬恕,我就輸了。

外在事物激起越大的情緒反應,其實也就表示:
我心底知道,在那底下我有一個選擇愛的機會,
也是一個小我徹底慘敗的機會。

那是一個我放棄對自己固執信念的機會,
也是一個我失去一切已知意義的機會。

我害怕這巨大的轉變,不知道轉變後會變成什麼樣。
我真他喵的恐懼愛

寬恕,我想真的需要抱著一種「必死的決心」


無意義

無意義的世界令人恐懼,
因此我才要百般判斷和掌控,急於賦予一切事情標籤、歸類,
若沒有這些判斷及背後的邏輯,我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這個不知道自己是誰的恐懼,
讓我寧願要這個不停判斷和計劃的「自己」,
即使我也不是很喜歡這樣的自己,
但還是寧可要它,也不要心靈的平安與幸福。

首要之務,先承認我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是誰。
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遑論該做什麼、說什麼才能獲得。
我對自己一無所知。


Jun 8, 2017

私密

你知道何以我一直提醒你必須時時意識到我的存在,
必須隨時和我在一起嗎?
因為當你不是和我在一起的時候,都是和小我在一起。
沒有任何例外。

更常和我在一起,意味著更少選擇它。
當任何念頭和情境讓你不安、痛苦,都揭露了你與它的關係有多緊密。
和它逐漸拉開距離,你便不會再與它認同得如此深切,
也不會因著它的搧風點火而信以為真了。

有時你會想躲回自己的「私密」生活,
像切換廣播頻道一樣不再聽我,
但你所熟悉的私密感其實並非真正「私密」。
這只表示你依然認為自己仍有能力隱藏任何念頭。

你把我屏蔽在私密感的門外,
不代表我不知道你的任何念頭,而是你不願我看到,
擔心自己不符正念的俗世想法會被我譴責、被懲罰。
這也只是你對我的錯誤認知而已。
而這也是你對自己、對上主的看法:
「我私底下做了錯事,最終會被祢處罰。」
連這樣的念頭都交給我修正吧,
真相比你的想法仁慈多了。

在寬恕的路上,你以為自己將會失落各種特殊關係與體驗。
你害怕,因為那是你過去所僅有的。
但透過逐漸與我一同經驗生活中的時時刻刻,你會發現:
用另一種心態來看這個世界,並不會讓你陷入想像中的窘境。
日常生活依舊,只是多了份心靈的平安,卻少了份自我折磨的瘋狂,
你便不會再如此恐懼世界的末日了。

從今天起,做任何事時,都請和我一起分享吧 😉😊


Jun 6, 2017

清晨做了一個夢,夢中的我又重演關係中的受害角色,
成為那「即使盡了力仍是個不值得的選項」。
每個人都比我好,無論是他、他媽媽,
甚至是帶兩個可愛小孩的美麗外傭,都比我優秀、「適任」。
醒來了發現是夢境,但它帶給我的不平安感受卻如此真實。
我為我的受害感憤怒,也為自己譴責這群人而感到罪惡。
我知道這個夢境有待寬恕。

「究竟為什麼我活得這麼沒有意義?」我問自己。
「什麼是有意義的人生?」
「愛著身邊的人,他們也愛著我,我願與他們分享、貢獻,
    彼此深深連結著,而祂也透過我持續給予愛。」
或許這正是我之所以被課程吸引的原因吧?
內心深切渴望著,活出真實的生命。

然而,回首我過去、目前的生活,卻一直在做相反的事:
期待未發生的事發生,同時逃避眼前發生的事。
一方面悲傷未與人連結,一方面與人會晤時又心生抗拒。
我彷彿看見了一個殘廢的自我形象,四肢潰爛壞死,
無法延伸自己去觸碰他人。

心裡跳出一個聲音:
「這就是你的目的啊!這樣才能確保你永遠得不到幸福。」
我正是那個編劇!由於內在的罪咎太深了,
因此自編、自導、自演了這個戲碼,來保證自己無法快樂、平安。

「為什麼如此悲傷呢?」
我所有的悲傷,都是以為自己已失落了祂的愛。
而我所有的渴望,都象徵著對那永恆之愛的想望。
分裂實在太苦了,而我可以決定重寫這齣劇本。

祂說:停止思考,專注於我們的連結...
祂的愛就像一道清涼的甘泉流淌而出,
浸潤了乾涸已久的大地,源源不絕。
那愛的源頭是一片無邊無垠的海洋,而我也在那其中。

夢境的畫面又再度跳出腦海,而我也已準備交給祂。
即使小我的分析論斷聲仍不絕於耳,
但這次我選擇專注於祂的臨在,不再隨意逃脫。
沒多久,胸口和前額有種溫熱的感覺,
籠罩著我的陰影散去,眼前豁然開朗:

在一片光亮中,我看見一群快樂的人們脫下戲服,
慶祝、歡樂地跑下舞台。
他們都一模一樣,純然的喜悅。
他們是我最親愛的弟兄、失散已久的家人,開心重逢。

我好想把你們全部認回來,
為了我們共同的願望與幸福,我願將寬恕作為我的生命目標,
直到我們全都想起一切,在天鄉團聚。


Jun 3, 2017

愛的本質

若一個人無法同理別人,只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他心裡非常痛苦。
痛苦的人不可能同理別人,因為他心裡已被自己的痛占滿了。

若一個人心中有愛,他無法不同理別人。
在他的眼中只有愛,以及對愛的呼求。
基於愛的本質 (合一),他不可能不去回應對愛的呼求。

這就是為什麼聖靈永遠會回應我們的每一個真心祈禱。
只要誠心邀請,愛必定欣然來到。

如果祈禱未獲回覆,不是愛有問題,
而是我們的內心未真心渴望愛的視野。
祂無法給予祂所不是的。

Prayer is the medium of miracles.
It i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of the created with the Creator. 
Through prayer love is received
and through miracles love is expressed.

  - ACIM Miracle Principle 11


Don't take it seriously (Ken)

奇蹟課程是一本非常嚴肅的書,但我們其實無須太過認真看待。
因為重要的並不是這本書,也不是當中的文字,
那啟發了這些文字的才是重要的

若你想要成為課程的教師或學員,則必須學習仁慈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
如果你這麼做,即便是搞不清楚其中的形而上概念,也已活出了課程。
因此我會說無須嚴肅看待這部課程,
無須將它視為一部真理聖書、一場思想革命、一座靈修殿堂,
或者任何無法幫助你變得更加仁慈的事物。
[仁慈] 這便是世界結束的方式。
(註:主持人問 Ken 的前一個問題是「世界末日時你要做什麼?」)



On the one hand, the Course in Miracles is a very serious book. It's not meant to be taken seriously. In the sense that it's not the book, nor the words that is important. It's the Love that inspired the words that is important. If you want to be a teacher and student of this course, it is to learn how to be kind to everyone and everything. And if you do that, even if you could get the metaphysics wrong, you do the course. So I say not to take the course seriously, don't take it seriously as a book, as a movement, as a church, as any other than something that will help you become more kind. That's how the world ends.

 - Kenneth Wapnick (from the interview with Kenneth Bok)
    https://youtu.be/_3sPQj9vrg0?t=55m20s


Jun 2, 2017

心靈的力量

心靈的力量如此強大,
我賦予任何人事物意義,它就有了各種或大或小的意義,
而我也有完全的力量收回這樣的意義。

一切都在我的心靈裡。
當我選擇了小我體系的時候,我刻意把我所知道的真相視而不見或「忘記」,
按照小我的邏輯去追求、解決那些無法解決的「問題」。

透過寬恕,當我提升到聖靈的層次時,
我所渴望的愛的品質、想知道的答案都在我的心靈裡。
感覺好像是因爲聖靈開示了什麼智慧,
但事實上我一直以來都知道這一切,因為一切早就在我的心靈裡。
領悟更像是一種想起來的感覺。

不僅小我只是一個念頭,連聖靈也只是一個念頭。
因此,小我並不強大,聖靈也不殊勝,
力量全都在於我的心靈選擇要相信什麼。
就連相信自己的心靈並沒有力量,都能完全忘記自己的能力。

抉擇者的力量不可忽視,這大概是小我很不想讓我們知道的事情之一吧。

訴苦

現在讓人最痛苦的是他們不接受我的現狀,
不快嫁出去、嫁得好,就像家門之羞一樣。

「訴苦」?我的分手是你的什麼苦?
若你是心疼我的痛,為何我感覺不到?
你是心疼自己,「問題」解決不了。

是你們的問題。
我想這就是我們親子關係最大的結了。

聖靈,請你告訴我該怎麼辦?
目前的眼光導致了我的痛苦。
我需要你的慧見。我願意重新選擇。



你自認為是受害者,而看不見眼前的人和你一樣都正對愛呼求。
她的痛苦對她而言是真實的,你不也未接納她的現狀嗎?
只要是痛苦的人,都無法接受自己和別人的現狀,更不用說支持對方了。

你無須再像兒時一般,期待他們能滿足你的全部需求,
唯有如此你才能停止失望,唯有如此你才能開始愛他們。

不要再怪罪他人,也不要再怪罪你自己了。
靜下來,和我一起看著這僵局。

... 原來,把我視為家門之羞的不是別人。


Jun 1, 2017

孤島

孤寂的感覺鋪天蓋地而來,
感覺和全世界斷了連結,像孤島一般,被黑暗籠罩者著。
這種讓人窒息的感受,很接近死亡的味道。
我下意識想抓取各種人事物來撫慰,卻越來越糟。

小我又在興風作浪,我想起這是一個寬恕的機會。
感受「分裂」,真的好痛苦。
我好想怪罪這個世界,奪走了我的幸福,
但其實這是對我自己的詛咒:
「你不可能得到幸福的!你這個罪人,憑什麼?
 別癡心妄想了,you are doomed!」
「聖靈,我快被吞噬了,救救我...」
「你想要什麼呢?」
「我要上主的平安,我不要分裂,要平安長存我心。我渴望你的慧見。」

霎時間黑暗消失了。
「跟我一起看著它吧!」
「它在哪?」

那個咆哮著「我要你死」的念頭,就像一隻跳上跳下的小老鼠,
沒有心靈的認同,它什麼也不是。我終於笑出來了。



你時常會感到自己撐不下去了,
但相信我,回到寬恕。
你所渴望的平安會越來越常駐你心。你對我的信心也會日益增長。
就像今天一樣,你會將每個不平安視為邁向平安的機會,
重新選擇、再選擇。
我向你保證,每次你的誠心交託必會獲得我的答覆。

我一直都在等著你。